-
人民政协报讯 台盟重庆市工委日前发出紧急呼吁:渝中区望龙门地区火灾隐患严重,棚户区居民如同住在“火山口”上,必须立即整改。副市长周慕冰接到该条社情民意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渝中区认真研究,迅速拿出一套整改办法来。
-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讯 台盟重庆市工委日前提交提案,针对近年来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打工,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建议政府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劳动组织,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难题。
不久前,台盟重庆市工委与该市有关部门组成课题组,赴重庆市万州、涪陵、奉节、云阳等广大农村地区,走访当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协会,与农户、村社干部们深入交谈,了解到了许多真实情况。
在距涪陵区约80公里的水磨滩镇,举目四望,大片的农田、果园见不到什么人,显得空旷、寂静,耕作者寥寥无几,田间地头只有一个老农在除草,一个老太婆在晒坝喂鸡,很多人家都是“铁将军”把门人去楼空,地里庄稼农作物长势普遍欠佳,“茶树与荒草灌木簇拥而立”,分不清
-
2007年1月21日下午,台盟重庆市工委在雾都宾馆举行党派活动,与会委员就如何开好“两会”展开讨论。
台盟工委主委连英俊指出,与往年相比,台盟今年的提案内容重点集中在农业方面,尤其关注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这是台盟在近期完成“借鉴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经验,从规范入手,发展重庆农村合作经济”的大调研基础上,吸收两岸农业交流的宝贵经验,从而提出的涉及农村合作经济立法、金融、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建议。去年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同年11月,“海峡两岸农村合作经济(重庆)论坛在渝召开,这对发展我市农村合作经济,加强渝台农业合作与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台盟认为应按照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
-
——浅谈台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认识
-
——市政协城环委督办第1071号重点提案
-
台盟重庆市工委2006年全国、市、区“两会”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工作与往年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涉及教育收费资金流向审计、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医疗救助、电子政务、老年生活等话题的议案、提案受到各类新闻媒体关注。
-
在市政协二次会议召开前夕,市政协常委、台盟市工委主委连英俊就台湾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渝台农业合作的条件,成立渝台农业合作常设机构,设立渝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展渝台农业科技交流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渝台两地农业各具优势和弱点,台湾资金充裕,农业技术较为先进,组织管理营销模式成熟,农植物品种优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就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耕作机械化程度已在95%以上。但劳动成本相对过高,农业发展受地域限制,市场过小。重庆土地广袤,劳力丰富,人工成本低。市场广阔,但资金匮乏,技术相对落后,农业品种较差,农业经营组织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渝台农业合作的互惠互补性和可行性。渝台农业合作也有非常好的条件。如
-
时近年末,备战2006年重庆“两会”议案、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成为台盟工委近期的工作重点。台盟工委分别在2005年10月中旬和11月底召开了参政议政工作会议,组织台盟工委参政议政委员会成员及部分盟员就即将召开的2006年二届四次市人大、市政协会议议案、提案、社情民意题材的选择方向和内容进行认真的讨论,并传达了市政协集体提案征集座谈会精神。会议提出,我们不但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议案、提案,更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要围绕“十一五”规划和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政方针建言献策;要对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就深化改革,构建和谐社会的各类议题发表真知灼见。会议还要求和动员全体盟员按照台盟参政议政工作制度,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关心“两会”,个个动手撰写提案、社情民意。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
-
——2005年市政协第二次提案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
政协提案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每一件集体提案的提出都是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政协组成单位履行参政为民职责的重要体现;每一件委员提案的提交都倾注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和建言献策的莫大心血。绝大多数的立案提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有的直接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政府部门办理提案是执政为民的体现,提案办理重在落实、重在实效。否则,就是政治资源的浪费,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近年来,我市政协工作成绩突出,2005年市政协提案立案数达到1529件。上千件提案中能得到“重点督办”的不到5%,绝大多数提案分散到政府各部门或相关单位去自主办理。必须指出,随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与完善、民主政治进程的加速,党委加强了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政府更加重视政协提案的办理,办理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