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二次会议召开前夕,市政协常委、台盟市工委主委连英俊就台湾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渝台农业合作的条件,成立渝台农业合作常设机构,设立渝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开展渝台农业科技交流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渝台两地农业各具优势和弱点,台湾资金充裕,农业技术较为先进,组织管理营销模式成熟,农植物品种优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就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耕作机械化程度已在95%以上。但劳动成本相对过高,农业发展受地域限制,市场过小。重庆土地广袤,劳力丰富,人工成本低。市场广阔,但资金匮乏,技术相对落后,农业品种较差,农业经营组织化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渝台农业合作的互惠互补性和可行性。渝台农业合作也有非常好的条件。如何具体地促进渝台农业合作,台盟市工委作了专门的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台湾农业界对重庆的农业发展不是没有兴趣,只是对投资环境、合作项目还不够了解,信息不够畅通。当前重庆方面要加大农业对外开放的认识和力度,把实现农业的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为此,要突出营造好两地交流合作的气氛,在制定政策、宣传组织、项目遴选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建立较为完备的农业项目信息库,建立与台湾农业科研和经济组织的联系,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拓渝台农业合作的新局面。
在机构上,建议设立一个渝台农业合作交流的常设机构,以组织和协调具体事宜。特别重要的是应立即申请设立渝台农业合作试验区,提供合作的载体。要引进台资农业企业,壮大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力量。以此引导改变我市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价值和产业化程度,台湾在这方面很有兴趣。
渝台的农业科技交流非常重要,是渝台合作的重要内容。近期,建议组织举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帮助两地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推广单位建立联系,同时要借鉴台湾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的经验,提高我市农民组织化闯市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