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第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我作为台盟盟员参加了台盟第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此次培训班讲地点选在了“八一”起义所在地——南昌,同时,毗邻的井冈山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在红色文化气息如此浓郁的地方参加培训班,我能深刻感受到盟中央对于盟员们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坚持学习发扬红色精神的期望。
在首日的开班式上,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对学习班的成员提出了要求。志贤主席指出,此次培训班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次培训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台盟盟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履职参政的能力和水平。志贤主席还对这次培训班提出了三点意见: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二、突出着力重点,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三、珍惜培训机会,确保培训取得实际效果。志贤主席的讲话在培训班开班之初提出,对我们整个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效果都作出了要求,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听、去想、去思考,并联系自身实际工作情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课堂上,老师以讲座的形式为大家讲解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拉开序幕、发扬台盟优良传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盟团结一致认真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等内容。各位老师都深入挖掘历史,探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并联系习总书记对民主党派人士的讲话,深刻阐述分析了习总书记关于民主党派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思想认知。同时也从台盟自身出发,追溯台盟发展的源头,从台盟诞生的历史背景到响应“五一口号”,从解放前台盟前辈们以血和汗水支持新中国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后参政议政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责等等。回望历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盟和中共中央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台盟的历史就是接受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历史,也是与中共中央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历史。谈古论今,了解与中共的历史关系,更能提高我们的参政议政积极性,提升对中共中央的认同感,加深我们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对于我来说,也是我学习盟史的一个难得的机会。作为一个新入盟的后辈,我对于台盟发展的历史了解得有限,参与到参政议政工作中也没多长时间。我在课堂上仔细凝听老师的讲解,诸如“二二八”起义与创盟的关系、1947年11月12日创盟纪念日的由来、1948年5月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的历史作用等重大事件,还有谢雪红、杨克煌、苏新、林达明等台盟名人的历史贡献,我仿佛步入台盟创盟的艰难时期,纵有万般艰险却矢志不渝,笃定信念,走向光明。
古语有云:“以人为鉴,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加强我们台盟成员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通过历史上台盟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与中共共同患难的历史情节,增进新一代台盟盟员对于中共领导的深切认同感,为我们从自身特点出发积极参政议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为最早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民主党派,台盟不仅在当时参与到新政权的筹备中,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随时都抱着参政为民的责任和意识,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当中。老师也从这方面着手,为我们仔细讲解参政议政的方法和要点,不仅讲解生动有趣,内容还全面具体,我们获益良多,对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有极大帮助。
在最后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来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地井冈山,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学习毛主席在井冈山上那段撩起全国革命之火的根据地历史,并为当年壮烈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对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通过短短几天的学习,我感受到南昌和井冈山处处弥漫着的浓浓红色文化气息。在这样的气氛里,我的学习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而关于台盟的历史和参政议政的学习也让我获益匪浅,感谢台盟中央、江西台联、江西台盟以及江西社会主义学院所提供的这次机会,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参政议政中牢记本次所学,学以致用,力争在本职工作中取得更好成绩,在参政议政中获得更大进步!(作者系重庆台盟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