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二十三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赴湖南考察学习
“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比不上韶山冲里的清泉美”,这首从小在我耳边萦绕、伴我度过童年时代的歌谣,让我对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在我心中,那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
2010 年初春的一个早晨,我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班的同学,前来瞻仰毛泽东的故居---韶山冲。
当北京还是春寒陡峭、雪花纷飞的时候,韶山已是一片春意盎然,柳丝吐出嫩绿,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粉红的桃花绽开出娇艳的笑脸;金黄色的油菜花则象厚厚的地毯一样铺在故居的周围。
站在故居面前,映入眼帘的是由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毛泽东故居的题词,几个鲜红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看后让我顿有高山仰止的感觉。毛泽东与邓小平,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都各自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都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广大人民的心中,他们是救星,是伟人,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着毛泽东的故居深深地鞠下一躬。
进入屋内,看见故居为湖南农村普通的土木结构,泥砖墙,小青瓦,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后面有天井、杂物间等。听讲解员说,是毛泽东的曾祖父购置了这所住宅,当时还是一所茅草屋,后来进行几次维修和扩建,1964年,在此基础上修建了韶山毛泽东故居陈列馆。
毛泽东1893年出生于一个富农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富裕的,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危亡,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的革命理想,他毅然走出家门,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大潮中。毛泽东一家有六位亲人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侄儿毛楚雄,真可谓是满门忠烈,千古传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记录和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如今硝烟已散尽,枪炮声也早已沉寂,但追溯那些逝去的往事,却给我们留下历史的思索和启迪。
毛泽东虽然很早就离开故乡参加革命,但与故乡的亲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故乡的亲人也交往甚密,但他有自己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准则,他始终坚持“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这些崇高的品德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同时也与当前极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参观过程中,解说员饱含深情的讲解,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毛泽东的形象。毛泽东的名字不仅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坎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也传遍了全世界,正如革命歌曲《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中所唱到的“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尽千辛万苦,推翻了旧社会和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从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从而使亿万人民翻身解放,因此,他不愧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愧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人、缔造者和领导者,不愧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直到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有的人活着却死了,有的人逝去了却还活着”,我想,毛泽东应该属于后者,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的光辉思想,也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从故居出来,看着满目的春光和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想象,在万物催发的浓春,韶山冲,这个新中国太阳升起的地方,该将是怎样一片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啊!(作者系台盟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