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台盟重庆市工委调研发现,贫困生小病拖成大病,大学生医疗状况揪心。
绝症、绝症、绝症……募捐、募捐、募捐……但杯水车薪的善款无法阻挡病魔摧残一个个年轻大学生的躯体和生命。近日,台盟重庆市工委对我市重大、工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11所主要大专院校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医疗状况令人揪心。
“由于在校学生公费医疗费捉襟见肘,头痛脑热的小病看起来都困难,更别说看大病了。”台盟重庆市工委吕荣中主任介绍,“我们调查发现,去年有一所学校,就发生了6名学生得重绝症的校园悲剧。”
6名学子连患重绝症
去年初,沙坪坝某高校的同学风雨无阻,在校园内为一白血病同学连续募捐一周,“但收效甚微,师生共同募捐还不到5000元,杯水车薪。”
去年5月一个周末,这校一男生明明(化名)被诊断患恶性淋巴肿瘤。同学们再次走上街头,在三峡广场上义演募捐,“当天我们大概募捐到786元”。
不久,该校又查出两人患肝癌,一个患直肠癌,一人患白血病。
“培养一个大学生多不容易,可他们鲜活的躯体却因为无钱治病而一个个凋蔫……”吕主任痛心疾首。
贫困生小病拖成癌症
来自湖北农村的小王(化名),是西南政法大学2004级学生,但上学不到一年就遭病魔。几个月前,年仅20岁的他带着直肠癌晚期含恨回家,如今生命已奄奄一息。
记者了解到,小王在校时每天伙食几乎都是素菜、馒头下白开水,生活费控制在5元以内。
“小王家庭困难,他平时从来不敢多花一分钱。”同学回忆说,去年11月,小王肚子疼,“他很少表现出来,有两次实在痛得吃不了,就在寝室里蜷了一下午。我们都劝他去医院检查,但小王说小毛病忍忍就过去了。”
“一年前,你的病是可以通过手术解决,但现在已到直肠癌晚期,开刀也无法治愈……”当同学们把痛得死去活来的小王送到医院时,主治医生含泪摇头。
“我们在校园内给小王募捐了2万元药费,但已救不了他的生命。”管理学院的同学神色黯然,“医生诊断他活不过今年……”
“类似的悲剧在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有发生,从我们了解的看,情况十分严重。”吕主任拿着报告的手在颤抖。
新闻纵深
高校学生每年公医费仅60元
据了解,我市高校年生均公费医疗费为60元,最高不超过65元,而有的学校还不到50元。
“即便是60元,一般地,学校将其一半打入学生校园IC卡或发给个人,另一半注入校医院或校医务室统筹管理。30元,连感冒也治不了,学校医院当然也进不起。”台盟重庆市工委吕主任分析说。
重庆大学大二学生小李说,“同学们很少去校医室,因为这里看病比大医院便宜不了多少,但设备、医疗服务却差很大一截。”
记者调查发现,九成同学都不去校医院,“自己到药店买药要划算些;也有人认为校医院技术设备落后”。
按现行医保制度,在校大学生可享受公费医疗。“政府过去按学生人头拨款,公费医疗费还较宽裕,可扩招后,学生人数增加了两三倍,总金额却未变。”
昨日,记者了解到,国家劳动保障部医保司正在考虑,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将大学生医保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中,这样特困病重学生就有望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民政救助。
台盟重庆市工作委员会也提出建议:社会、学校应联手建立救助基金,当然由政府财政牵头,学校教育费为辅,并畅通社会捐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