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庆祖国六十大寿,盼两岸和平统一

2009-09-14 22:29 李玉莲 次阅读

     2009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在这大喜的日子里,我们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取得的伟大成就, 和改革开放3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进步,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主张,支持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在国民党军队中也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使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面前,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广泛地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逼蒋抗日,从而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战胜利前后,各民主党派也相继成立,成为了现在的八大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又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但是蒋介石却坚持独裁、内战全面爆发。各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反美反蒋活动,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也进入新阶段。特别是最近30年来,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统一战线也不断地巩固和壮大。我作为一个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籍同胞,见证了这一历史时期国家的沧桑巨变,在这里以个人亲身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复出后,首先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拨乱反正,着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那一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那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改变了这个庞大的国家和无数人的命运,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我就亲历了那次高考,并且顺利地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在大学期间我得到了党的关怀和照顾,获得了助学金,再也感受不到对台胞的歧视和另眼相看了。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亲身经历了几件大事,感受至深!首先是为知识分子平反,摘掉了知识分子头上“臭老九”的帽子,大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使得年轻一代学习知识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接着又全部摘掉了“右派”帽子,然后在1980年又为刘少奇同志平反,全国举行了追悼会,下半旗致哀,纠正了文革及文革以前所犯的错误。这期间,在民族、宗教、原工商业者工作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的工作。一系列的拨乱反正,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壮大了统一战线。同时各项工作也全面开展,国民经济开始快速恢复。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决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而且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爱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和为实现统一祖国服务的双重任务。1982年12月“一国两制”正式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一国两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交接,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99年澳门又回归祖国。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的转变,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历史篇章。《告台湾同胞书》宣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系列主张,表达了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和满腔热忱。1995年江泽民主席又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 精辟概括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精髓,根据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实,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的八项主张。《告台湾同胞书》和江主席的讲话,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全民族的命运,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近30年台湾同祖国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仍然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
     30年弹指一挥间,海峡两岸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对抗发展到了对话,由不相往来,发展到常来常往,从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交往以来,两岸经贸交流、科技交流、文化交流以及民间探亲、旅游等等交流蓬勃发展。今年4月26日的第三次陈江会谈,意味着两岸民众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通航、通邮、通商即将变成现实,海峡两岸的直接 “三通”正在全面实现。
     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圆了我们一家人的团圆梦。我的父亲出生在台湾省新竹县,1947年作为国民党兵来到大陆,从此与台湾的亲人失去了联系,在漫长的四十年时间里父亲一直思念着他的家乡及家乡的亲人。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对我们讲,我们的祖籍在台湾,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一年三季稻,还有品种繁多的鱼虾、热带水果等。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优美。而我们家也是一个大家族,爷爷奶奶生育了八个子女,六男两女,我的父亲在男孩中排行第二,除了父亲外,他们都生活在台湾。父亲时常挂念他们,坚信总有一天能回家乡去,与亲人团圆,到时候把我们全家都带回去,认祖归宗。时间一年一年过去,思念之情却越来越浓,我们三姊妹也都长大成人了,终于盼来了这一天。1989年我父亲终于回到了他阔别四十多年的故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母亲及兄弟姐妹们,受到了亲人们的热情接待,高兴之余也有一大遗憾,因为我的爷爷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我的爷爷在临终前未能见上儿子一面,而我的父亲也未能为我爷爷尽孝送终。
     1991年春天,我家在台湾的亲人们一行十三人来到了大陆旅游,第一站就到了重庆我们的家,然后沿长江而下,到了上海,苏杭,再去到北京和西安,一路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路的所见所闻,增进了他们对大陆的了解,消除了许多误会,也让他们看到了两岸开放给台湾带来的无限商机,后来有好几个人都来到了大陆投资办厂、或者搞项目。
     随着两岸关系的逐渐改善,我们全家于1996和1997年先后去到了台湾,见到了在台湾的众多亲人,圆了我们全家的团圆梦。在家乡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叔叔拿出了我们小时候的几张照片,是以前我们一家人在重庆照的,我有些纳闷,我们以前的照片怎么会在叔叔这儿呢?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1976年,重庆市台办为我们全家照了许多照片,后来送到了福建前线,当时福建前线经常用气球对台发送宣传品,结果载有我们全家照片的气球正好就在我爷爷的厂区上空爆炸,我们的照片刚好就掉在了厂区,叔叔拿到照片后,立即翻印了好几套,每个兄妹家保存一套,当时不敢张扬,就这样一直保存了二十年。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血浓于水,骨肉之情不能分离,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中华民族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此后我又带着女儿于2001年和2007年两次回故乡探亲,让我们的下一代记住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宝岛,是母亲的家乡。我的故乡台湾永远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让我魂牵梦萦!
     今天香港、澳门都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我们作为在大陆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台胞,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将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好对台宣传工作,用亲情、友情来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为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台盟重庆市委委员、市人大代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