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

2007-11-08 19:27 李玉莲 次阅读

    金秋9月,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的前夕,我有幸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第18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的学习。一个月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在社会主义学院各位老师的系统讲解和各位专家的报告中,在这个民主党派的革命大家庭里,在每一次的讨论、集体活动中,在每一天的共同生活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快乐的心情。
一、认识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位于全国著名的北京海淀区,坐落在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图书馆和美丽的紫竹园附近,学院占地面积不大,但绿树成荫,风景优美,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工作环境。学院有教学楼、办公楼、学员宿舍楼、图书馆,还有健身房, OK厅等。我们住的文华大厦,是05年新建的学员住宿大楼,房间宽敞明亮,还可以上网,我的窗子下面是一个小巧玲珑的花园,名叫文园,每天早上醒来,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吃完早饭就信步迈向课堂参加学习。
    第一天的入学教育,使我了解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她建校于1956年10月,“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爱国、团结、民主、求实(江泽民题词)’的良好校风,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培训质量,为培养一大批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其他方面人士、促进统一战线工作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校50周年胡锦涛的贺信)”,为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统一战线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入学教育上张峰副院长就要求我们“三个转变”(从领导干部转变为普通学员,从工作岗位转变为培训学习,从家庭生活转变为集体生活),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搞好班集体团结,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经过这段时间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二、学习基本情况
    这次进修机会难得,收获较大。一是时机好。选在各省、市级民主党派换届之后,又适逢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从内心感谢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台盟中央,给我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来北京学习,这是人生旅途上一次及时的充电和加油,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二是内容好。学习主题突出,内容重要。特别是学习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刘延东部长和何鲁丽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理论,对于搞好政治交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安排好。首先是领导重视。刘延东部长,何鲁丽院长和中央社院领导,各党派中央领导亲自出席开学典礼并作动员讲话;院领导多次参加班级活动,张峰副院长还亲率全体学员赴山西考察;中央统战部一局不仅派干部跟班学习,有关处室领导还多次到社院参加并指导班级研讨,并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意见;各党派中央均及时看望了各自的学员并建立党派临时活动小组.中央统战部楼志豪副部长等领导亲自出席结业典礼,颁发结业证书并作重要讲话.领导的关怀给我们以极大的鼓励。其次是教学安排科学。四个阶段教学计划(第一阶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阶段,学习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第三阶段,赴山西社会考察,第四阶段,学习总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既有专题讲座,又有综合报告;既有领导亲自主讲,又有外聘专家辅导;既有分组讨论,又有全班研讨;既有集中学习又有分散自学;既有课堂教学,又有社会考察;既有紧张的学习,又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整个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强,效果好,尤其是互动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深受学员欢迎,有效地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后勤保障有力,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住宿,餐饮,娱乐,体育锻炼等生活条件,各方面的服务细致周到,体现了以教学为本,以学员为本,使我感到了家的温暖。 我也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自觉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迅速转换角色,当好学生,抓紧学习。认真听课,大胆提问,课间争相拷贝老师的教案课件,不失时机地向老师讨教。小组和联组讨论会上积极发言,业余时间,主动上网检索资料,写心得,做论文,与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体会。总之,一个月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受益匪浅。概括起来讲,主要是系统地学习了理论,武装了头脑;提高了修养,提升了素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达到了学有所感,学有所获的预期目的。
三、主要学习收获
    一是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结合第一专题的辅导,重点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刘延东部长,何鲁丽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主线,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至少在三个方面深化了认识。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与追求,展现了中共作为执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的“6.25”重要讲话提出并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走什么路、举什么旗以及如何走、怎么举的根本问题,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政治宣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道路唯一正确的选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我国建国以后一段时间社会主义经历的曲折,都证明了民主社会主义和过去的所谓传统社会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始终把握“四个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共同团结奋斗的旗帜,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进一步巩固壮大统一战线;而统一战线的巩固壮大,能够更好地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中深深扎根,使统一战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各民主党派要认真开展好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的优良传统,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二是加深了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决心.通过第二阶段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学习与研讨使我认识到:第一,世界上存在普世政治理念和价值,但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政党制度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照搬照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西方式的多党制和两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第二,正确认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既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又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既避免了多党制政治动荡的局面,又避免了一党制的弊端;它不仅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符合中国国情,也在文化上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第三,基本政治制度贵在坚持,重在发展.特别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基本政治制度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重点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创造适合本国国情具体形式,创造高于西方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前,则要重点抓好两个五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推进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作为多党合作格局中的参政党,也要加强参政党建设,与中共一起合力推进基本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是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认识,坚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概括,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第一,进入新世纪,我们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抉择,是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特别是领导发展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民主党派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加强参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考验.第二,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协调,本质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切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更加关注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它使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整体,解决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即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该理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对当前我们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像就业、社会保障、社会贫富差距等具有重大意义。
    四是加深了对参政党理论的认识,增强了做好党派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如何把民主党派建设成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合格的参政党,是大家最关心的议题之一。我们认真听取了多党合作的历史与优良传统,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能力,谈谈与共产党合作共事的体会等讲座,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精神并进行了专题研讨。我们认识到,要做好党派工作,首先要做到理论上清醒。一定要从巩固和发展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好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掌握实质,深刻理解领会文件新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进一步明确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明确自身建设的目标,内涵和主要原则,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其次是要切实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坚持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促进发展中提升参政能力。其三是要扎实搞好政治交接,作为新一代的民主党派干部,要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继承民主党派老一辈自觉接受中共领导,与中共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确保政治交接接得住,跟得上,确保多党合作事业代代相传.
    五是加深了对国际形势和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了全局观念和战略思维能力. 学院聘请国内著名专家为大家作了国际形势、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国防现代化建设等报告,帮助我们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面临的形势和环境,了解国内外一些重大热点问题的背景、发展趋势,开阔了我们大家的视野,提高了科学判断形势,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大家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处理国际国内重大问题,驾驭全局和复杂局势的智慧和能力充满了敬佩和信心。9月21至24日,社院组织我们赴山西考察,展开了红色之旅,文化之旅,发展之旅的学习考察活动,我们先后参观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皇城相府,皇城村,晋祠,太钢集团和东湖老陈醋酿造厂,参加了中央社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挂牌仪式,听取了山西抗日战争与统一战线的专题讲座,不仅接受了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领略了山西悠久的文明史和积淀深厚的晋商文化,也实地感受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情况,了解了当地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情况,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六是加深了党派组织间,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 增强了团结,合作和友谊.社院的学习为增进友谊,扩大交流,广交朋友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个月中, 除社院安排的班组研讨,赴山西考察,京郊游和中秋联欢晚会外,我们班还组织了三次全班聚会,两次全班联欢,以及考察奥运场馆,晨练太极拳和多次文艺节目排练等活动,既充实了我们的业余生活,又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中央统战部一局和社院的领导和老师也多次参加我们的活动,师生,同学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形成了团结,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氛围和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理念。特别在中秋联欢文艺表演中,我们班同学齐心协力,台上台下密切合作,表演的大合唱,<同一首歌>,小合唱<啊,朋友>,群舞<北京的金山上>,独唱<雁南飞>博得了全场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我们班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整体形象。难忘的经历,深厚的友谊,将成为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四、重新找到了当学生的感觉
    我是77级的大学生,毕业已经25年多了,学生时代已经成了一个久远的回忆。来之前由于家父住院,我自己也生病,所以心情一直不好。是这里舒适的生活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静下心来;乔老师的亲切接待,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重新唤起了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第一天的入学教育张院长要求我们要三个转变,要集中精力搞好学习,搞好班集体团结,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搞好身体,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看书自学,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虚心向同学们学习,没想到经过这段时间学习还真的找到了当学生的感觉。心情好,身体也好,收获很大。带着收获的硕果,带着老师、同学们的友谊,带着愉快的心情,我将离开这里,回到家乡,在这里我要感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一个月的学习生活将使我终身受益,将给我留下永远的美好回忆。在这里我也衷心的祝愿社会主义学院越办越好,为培养民主党派的干部,为统一战线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台盟重庆市工委委员)

友情链接